信息工程学院

【寒假社会实践】川农学子赴全国多地开展红色实践活动

【作者:赖孟珍 曹小娇 审核:葛飞】

寒假期间,四川农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火相传实践团160余名同学聚焦“青春返家乡,逐梦建新功”主题,前往云南、贵州、山西等17个省50余地开展红色寻访、志愿服务、基层调研、理论宣讲等系列实践活动,着力把家乡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

“信”火寻访分队26位成员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正如火如荼地投身于“学习党史,缅怀英雄,寻觅初心”的实践当中,前往家乡所在地的各个红色历史文化景点实地走访调研,通过参观历史文物、观看影像资料、聆听先辈事迹等方式体悟红色文化,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

1月12日—13日,分队成员前往遵义会议纪念馆参观学习。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成立于1955年10月的遵义会议纪念馆,就是为纪念这次历史事件而建立。“在展馆中,我看到长征期间毛主席在贵州创作的一些诗词,引人深思。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一定要有勇气冲破思想的枷锁,遵循先辈足迹,牢记初心使命,努力学习和工作,更好地在服务人民中奉献自己的力量。”队员王一帆说道。

图为分队成员参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

缅怀先烈,学习弘扬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分队成员还前往了黄继光纪念馆、张澜纪念馆等多个抗战英雄纪念场所。

图为分队成员参观黄继光纪念馆

昔人已去,精神长存。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处在奋斗和成长的光辉历程中。如今,站在奋进“十四五”的新征程上,新时代青年须始终铭记历史,继续发扬红色精神,勇毅前行,不畏难、不退缩,在实干中勇做新青年中的“发光体”。

感悟发展成就,传播青年声音

“信”火调研分队成员走基层、进社区、入乡村、访农户,深刻把握历史导向,争做当局者不做旁观者,以中国大地为课堂,以伟大成就为生动素材,以实地走访观察、街头随机访谈、线上发放问卷等方式开展广泛调研,在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强化思想建设,让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

图为分队成员向基层农户分发调研问卷

1月23日-30日,团队成员多角度、大范围、深程度地了解近年来乡村地区的发展成果和改变,了解村民的生活现状和发展需求,乡村规划以及乡村建设目前仍面临的一系列困难,总结并探究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思考作为青年所能尽到的义务和责任。

图为分队成员询问并协助村民农事

小队成员曾万鹏说道:“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对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有了更加直观地了解,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乡村振兴一定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也一定能够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目标。”

聚力返乡服务,传递青年力量

涓涓细流,能汇江海;绵绵小善,能聚大爱。“信”火相传实践团志愿分队成员自1月10日起,深入城市社区、乡村学校、福利机构,开展扶残助弱、推普支教、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志愿实践活动,展示青春风采,传递青年温暖。

“信”火志愿分队成员在新年来临之际,为给居民们送上一份诚挚的祝福和温馨的问候,前往水中社区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迎新春 写春联 送祝福”活动。10余名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书写出一副副充满吉祥和美好寓意的春联。这些春联不仅传达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同学们还为居民提供了书法技巧的讲解,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图为分队成员参与“迎新春 写春联 送祝福”活动

除此之外,团队成员结合专业特色前往学校教小朋友们scratch编程,前往福利院、敬老院开展关爱行动,前往社区开展环境保护活动......“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去关爱他人,去传递温暖。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为老人们提供环境清洁服务,更是与他们建立起一份特殊的陪伴关系。关爱老人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人文关怀。”分队成员谢英杰感慨到。

四川农业大学“信”火相传实践团将继续投身于此次寒假社会实践,组织带领团队成员进一步开展理论宣讲、实践调研,党史学习、红色文创、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着力做好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用接地气有温度的话语传播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在实践中真正落地生花。


@版权所有:四川农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