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芝尹 曹小娇 审稿:葛飞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人物简介:刘俊麟,中共党员,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1级本科生。必修加权平均成绩连续两年位列同年级同专业第一,推免遴选成绩专业第一。曾任WingStudio工作室负责人、体育协会羽毛球组团支书、校团委社团管理与服务中心外联部成员。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JCR-Q1区论文1篇,授权国家级专利3项。曾获共青团青年绿色科技创新大赛国家级铜奖、APMCM亚太地区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三等奖、国家奖学金、四川农业大学2023-2024学年度优秀学生标兵提名奖等校级及以上奖励和荣誉50余项。现已成功推免至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领域顶尖科研机构)。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在刘俊麟的成长历程中,家乡始终占据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位置。这片可亲可爱的土地,却因技术发展的滞后而面临诸多发展瓶颈,这一切深深触动了刘俊麟的心,一个朴素而美好的人生理想便根植于心间。因此,当高考填报志愿时,鲜衣怒马的少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四川农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立志运用计算机专业知识,为家乡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步入大学校园,刘俊麟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初来乍到的他一度感到迷茫,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才能实现心中那个遥远而璀璨的梦想。这时,学院举办了优标王宇博师兄的成长分享会,聆听师兄的经验分享,刘俊麟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心中的迷雾随之消散。目标变得明确,方向变得清晰。那个阳光开朗的青年找到了打开自己大学生活的正确方式。
从那以后,刘俊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无论是图书馆深夜的灯火下,还是工作室的晨光与暮色中,都能看到他勤奋学习的身影。寒来暑往,他从未停歇。三年的时间里,他亲手撰写的笔记、整理的资料累积超10万字。这些工整的笔记,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了他坚定的成长足迹,见证了他在川农大校园里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历程。
不忘初心,笃定前行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古训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刘俊麟求学路上的坚持与努力。然而,他的学习之旅并非铺满玫瑰的坦途,而是充满了挑战与考验。在大一的下学期期末,一场成绩的波动如同突如其来的风暴,对他的自信造成了巨大冲击。由于一门课程的复习不够充分,他的成绩由专业第7名掉至第13名,这不仅是数字上的下降,更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他的心头,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与自我怀疑。
面对挫折,刘俊麟并没有过多地沉溺于自我内耗,而是勇敢地寻求帮助,他向老师与家人倾诉,坦承自己的困惑与痛苦。在老师与家人的鼓励与支持下,他逐渐走出成绩的阴影,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领域——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他深刻意识到,成绩虽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但真正的成长与价值在于个人能力的不断精进与飞跃。
于是,刘俊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卸下心中重负,再次踏上追求卓越的旅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接下来的课程学习中,他选择坐在教室前排,充分利用上课前和课间的时间,积极向老师请教不理解的知识点。在不断地交流和反思中,他迅速找到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直到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凭借这份专注与坚持,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成功,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不懈努力的必然回报。
矢志创新,勇攀高峰
“乘势而上千帆竞,策马扬鞭正当时”,刘俊麟在大二上学期迎来了蜕变。他开始积极主动地与老师沟通,寻求宝贵的指导与帮助。在老师和师兄师姐的悉心指导下,刘俊麟鼓起勇气,毅然踏入了科研的殿堂。尽管由于起步较晚,在科研初期面临诸多挑战,老师的每一个任务、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都需要他课后花费大量时间深入研究和琢磨。然而,面对这些困难,刘俊麟从未轻言放弃,他深知“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道理。通过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在师长和学长的引领下,刘俊麟在科研道路上越走越宽广,越走越灿烂。2023年,他成功主持了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负责了一项校级科研兴趣计划,发表了3篇SCI收录论文,并申请获得了三项专利的授权,科研成果斐然。
与此同时,刘俊麟还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他组建了“稻香听禾”实践团队,带领团队深入四川、湖南等4个省份,走访超过20多个水稻主产区,进行实地数据采集,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当地,赢得了广泛赞誉,收到来自各地的感谢信和表扬信超过16封。凭借出色的表现,“稻香听禾”团队不仅入选了2023年“三下乡”社会实践省级重点团队,还荣获了2023年全国“圆梦工程”志愿服务团队的殊荣。刘俊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用知识回馈大地、服务农村的初心与使命。
回首来时路,刘俊麟始终不忘初心,勇毅前行。他深情地感激老师的知遇之恩、朋友的贴心陪伴以及家人的坚定支持,同时也对那个始终不愿安于现状、勇于突破自我的自己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展望未来,梦想与辉煌同在。刘俊麟满怀信心与决心,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农业、工业等领域的交叉融合与创新,追寻科学创造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