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栖冉 赵海燕 陈芝尹 曹小娇 审稿:葛飞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人物简介:赖孟珍,中共党员,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1级学生,ACU工作室成员。曾任信息工程学院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校团委学生实践与志愿服务中心综合服务部主要负责人、小班团支书、小班助党等职务。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授权国家级专利3项。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超500小时。曾获"建行杯"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级铜奖,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等校级及以上奖励和荣誉30余项。现已成功推免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星河引航,梦绘蓝图
当赖孟珍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便被充满活力的大学生活和浩瀚的信息海洋深深吸引。在她眼中,前方似乎充满了无限可能,面对未知的旅程,赖孟珍确立了明确而坚定的目标——不断前行。
大一开学不久,一位热心学姐在赖孟珍心中种下了保研的种子。受学姐鼓舞,她与室友李婷萱迅速结成了学习伙伴,彼此鼓励,约定在学术探索的道路上携手并进,共同攀登知识高峰。
“我相信那些走过的路、吃过的苦,都会成为铺满鲜花的归途。”学习之路往往孤独。除了宿舍,十教B411是赖孟珍待的最久的地方,犹如她的第二个“家”。在那里,她自习、休息,见证了十教清晨6点的阳光,吹过十教凌晨3点的晚风。她深知自己学习能力并非突出,要想有所收获,关键在于恒心与毅力。因此,她合理规划时间,认真学习、重视课堂、及时巩固,以稳扎稳打、厚积薄发的态度来应对这场“持久战”。
风雨兼程,绽放彩虹
大一下学期,赖孟珍加入了学院ACU实验室,开始接触科研。随着对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她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在老师和师兄师姐的指导下,她从参与项目逐渐成长为独立主持项目。三年来,她主研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2项、校级科研兴趣计划4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授权国家级专利3项。
“尽管目前困难重重,但未来这些经历可能会开花结果。”有时,突如其来的科研竞赛、学生工作和课业学习的繁重任务会打乱赖孟珍的计划,让她感觉压力山大。如何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任务,成了困扰她的难题。连续熬夜加班和极度压缩的休息时间,让赖孟珍的身体和精神都接近极限。为平衡好各方面,她在牺牲休息时间的同时,努力提高效率。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一天只有24小时。只有抓住重点、提高效率,将事情按轻重缓急分类,才能有序推进。经历了一次次的崩溃、焦虑和痛苦,她又一次次自我修复和重建,最终迎来花开之日。
多元发展,寻求突破
除了学习与科研,赖孟珍还在学生工作、志愿实践等方面不断探索、全面发展。她努力成为“六边型战士”,以便在未来抓住机会,拥有更多选择。
在校院班三级学生干部工作经历中,赖孟珍从一名普通成员成长为学院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任职期间,她参与组织各类活动70余场,撰写新闻稿20余篇,并在中国网等国家级和省级媒体平台上发布,累计浏览量超10w。
同时,她积极投身志愿、扎根实践,参与赛事服务、关爱行动、环境治理等志愿活动60余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500小时;作为队长,她4次带领社会实践团队, 两次入选省级重点团队、两次入选校级十佳团队。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赖孟珍对于未来的人生有诸多思考。在研究生生涯中,她将继续巩固专业基础,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探索深耕,不仅专注提升个人专业技能,还注重全面发展,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赖孟珍始终铭记自己作为一名川农学子的责任与担当,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立志将所学所得贡献给国家和社会。
赖孟珍相信,正如她曾经不懈奋斗一样,无论前方道路多么坎坷,只要脚踏实地,坚定前行,积跬步于千里,就一定能拥抱光明的未来。
回顾过去三年,赖孟珍深知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母校的辛勤培养、学院的大力支持、老师的悉心指导、师兄师姐无私的帮助以及好友的鼓励陪伴。未来,她将心怀感恩,带着热爱扬帆起航,继续在科研的道路上深耕细作、行而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