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学院

信工新生绘蓝图,职海引航启新程

 

【作者:孙鑫欣 杨纯婧 审核:王中成】

“大一打好编程基础,大二争取进工作室练手,大三确定考研方向……”10月13日,雅安校区二区主干道杏苑餐厅对面的活动现场,信息工程学院2025级新生小李在信纸上认真写下职业规划,身旁的工作人员正结合自身经历,为他补充“学科竞赛加分技巧”。当天,学院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举办的“职海引航・信约未来”活动热闹开场,新生通过“写规划、问困惑、领礼品”的沉浸式体验,迈出职业探索的第一步。

筹备:从“一张表”到“一个群”,把细节做进新生心里

自9月下旬起,学院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启动“职海引航・信约未来”活动筹备。编辑宣传文案并确定人员排班;建活动答疑群,通过学院官Q宣发并鼓励转发;在答疑群上传资料、实时答疑;将物资搬运至活动场地,做好前期保障。

现场:不是“走过场”,是真能解决问题的“规划课”

当天10点刚过,活动点就排起了小长队,但流程却有条不紊—— 新生跟着指引,一步步完成属于自己的 “职业探索之旅”。

第一步:领信纸,明确“写什么”

在物资领取处,工作人员会先递上信纸并提供书信主题 :“左边写职业目标和实现步骤,右边可以写给大二自己的话,比如‘希望明年能独立完成一个小程序’” 。有新生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写,工作人员就举例:“如果想做软件工程师,大一可以先学好 C 语言,大二参加蓝桥杯竞赛……” 慢慢引导大家梳理思路。

第二步:问问题,找到“怎么办”

“咨询区”里,学长学姐成了“香饽饽”,被围着问 “如何平衡专业课和竞赛”以及“工作室选拔看重的能力”。新生小张说:“之前纠结要不要考研,学长帮我分析了就业和考研的不同方向,还推荐了适合的学习资源,比自己瞎琢磨清楚多了。”

第三步:交信封,留下“小期待”

写好信纸后,新生要扫码填写表单,上传信纸照片和个人信息,再把信纸装进信封——信封上写清姓名和学号,工作人员会统一装订。“这些信封会保存好,后期将照片整合之后会选出优秀作品进行成果展示。”负责人说。不少新生还会在信封上画小图案,“希望明年再看时,能觉得自己没辜负现在的期待。”

最后,新生能拿到定制便签以及各种零食礼品,有的还会和工作人员聊几句大一的生活感受。“本来以为就是领个学分,没想到还能问问题、拿礼物,感觉很用心。”新生小陈说。

收尾:不止“发学分”,更要“有回响”

活动结束后,团队的工作还在继续——不是简单收尾,而是让“规划”真正落地。10月18日针对活动开展情况复盘,总结优点与不足,确定活动备案并完成归档,同时组织工作人员交流改进方案,为后续活动优化提供“我们不想只办一场‘一次性活动’,而是希望通过这些细节,让新生真正开始思考未来”,负责人说。从提前答疑到现场指导,从保存信封到后续反馈,这场活动不仅让新生写下了职业规划,更让他们感受到:职业探索不是遥不可及的事,而是从大一开始,就能一步步做好的事。

此次“职海引航・信约未来”活动,不仅帮助2025级新生建立职业规划意识,更为其大学发展提供针对性指导。未来,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将持续聚焦新生需求,打造更多优质就业指导活动,助力学子在职业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版权所有:四川农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