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焱 曹小娇 审核:葛飞】
今日,在春日煦暖的阳光中,四川农业大学校运会圆满落下帷幕。信息工程学院的学子余乐凭借绝对实力,在男子800米比赛中一举夺魁,斩获冠军,又在1500米赛事中荣获亚军,成为赛场上当之无愧的焦点人物。赛后,我们有幸采访到这位“双料奖牌得主”,一同聆听他奔跑背后的动人故事。
当被问及“参赛感受如何”时,余乐谦逊地连称“侥幸”。然而,在场观赛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在1500米决赛的激烈角逐中,余乐在前半程稳扎稳打,始终保持节奏,后半程则如离弦之箭般突然发力,一举超越两名强劲对手,最终稳稳锁定银牌。他感慨道:“每一圈比赛,我都能清晰听到信工院同学们的呐喊助威声,那声音就像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我奋力冲刺。”而在800米决赛第三小组的比赛中,尽管因策略失误导致形势严峻,但同学和朋友们的加油声始终支撑着他勇往直前。“比赛时我选择了领跑,第一圈速度过快,跑到400米后,双腿就开始发酸,第二圈更是痛苦难耐。但一想到现场有那么多朋友为我加油,我就告诉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最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还是挺满意的。”
余乐还特别提及了学院那些令人暖心的细节:志愿者全程悉心管理体检报告,赛前又积极协助他进行检录;冲过终点线后,志愿者和信工学院的田老师第一时间围上来,对他的身体状况关怀备至。他动情地说:“这些细节让我真切感受到,这份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整个信工团队。”
作为川农跑团的一员,跑步对于余乐而言,早已深深融入生活,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自高中时期起,为了强健体魄,缓解学业带来的巨大压力,他逐渐养成了跑步的习惯。随着时光流转,他对跑步的热爱愈发深沉,投入的心血也越来越多,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跑步水平。他分享道:“跑步就像一位贴心的挚友,不仅让我在压力如山时能够尽情释放负面情绪,还能让我在奔跑的过程中静下心来,深入思考问题。有时候,那些平日里困扰我的难题,在跑步的途中会突然迎刃而解,找到清晰的解决思路。”对他而言,跑步已然成为与自己对话的独特方式。
谈及训练方法,余乐分享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双轨制”方案:日常训练以低心率有氧跑为主,通过积累大量的公里跑量,逐步提升心肺功能;赛前两个月则开启专项训练模式,加入力量训练(如深蹲、弓步跳)和速度耐力训练(如400米间歇跑)。他强调:“基础体能是跑步的根基,专项突破则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采访过程中,余乐多次提及学院的强大凝聚力。“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我看到跑道旁信工学院的院旗在风中肆意挥舞;当我疲惫不堪时,志愿者们那充满力量的加油声,比任何能量胶都更能给我注入动力。”在他看来,体育精神与信工学院的务实作风一脉相承:“就像编程需要不断迭代优化一样,跑步也需要持续积累;信工人既能沉下心来钻研复杂的代码,也能在赛场上全力以赴、拼搏到底。”
余乐的成功绝非偶然,他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不懈努力、对跑步发自内心的热爱,以及朋友们的坚定支持。正如他自己所说,奔跑不仅仅是一场竞技,更是一种永不停息、积极向上的生命姿态。他以奔跑之姿,为信工院摘金夺银,激励着更多同学积极投身体育锻炼,勇敢挑战自我,在赛场上尽情展现信工学子的卓越风采。在他的带动与影响下,信息工程学院必将在未来的各项赛事中再创佳绩,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