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祝榛悦 审核:李军】
10月17日下午,教务处处长饶含兵、教务一科科长曹冉莅临学院开展调研交流。学院院长穆炯、党委书记王中成、副院长李军、段旭良、各专业负责人以及教师代表参与此次交流会。

饶含兵首先肯定了学院在本科教学工作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课程建设方面的先行探索,同时将学校关于本科教学和专业建设的新思考和新途径向与会人员进行了介绍。他指出,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制度改革为抓手,全面推动我校本科教学各环节的质量跃升。具体的举措包括:
专项支持,夯实专业建设根基。增设针对性的专项政策,提供从课程体系重构到实践平台搭建的全方位制度与资源保障。
竞赛促教,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开展多样化教学竞赛及教学沙龙,激励教师钻研教学艺术,提升教学水平与课堂吸引力。
优化评价,保障课堂管理效能。完善现有学生评教规则,改进教学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大胆管理课堂,严肃学风学纪。
重奖提质,激发课程改革热情。特设“课程质量奖”,不设参评教师职称门槛,重点表彰在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效果提升等方面取得成效的教师。
经费倾斜,强化本科教学投入。加大对本科教学的经费支持力度,支持学生实习实践、教学资源库建设及教师教学发展活动。
在宣布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同时,饶含兵也对与会教师提出期望,强调外在的政策支持必须与教师内在的成长动力同频共振。他指出,任课教师应主动顺应智能时代潮流,从课件设计、教学方法创新、教材选用与编写等具体教学环节入手,持续改进,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本领,将学校的政策支持有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质量提升。
会中,学院教师代表分别从“教学资源自动生成、数字教师、智能学习助手、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智能教学评价与学情分析”等多个板块,汇报了“AI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学习团队”的阶段性进展,展示了学院在AI时代下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先行探索和实践。饶含兵谈到,信息工程学院在人工智能技术运用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学院应积极推动该项工作,打造成熟案例并在全校推广,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提升助力。
学院与会领导表示,学校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学院在AI+教育领域的技术探索形成了良好呼应。学院将积极把握机遇,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教学质量,优化专业培养模式,以扎实的实践成果回应学校对学院的期待。
会上,饶含兵和曹冉还针对与会人员提出的各类咨询和建议进行了详细说明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