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危疆树、王曼韬、周蓓、祝榛悦 审核:李军】
为帮助2025级新生快速适应学校环境、明晰学业规划、树立发展目标,信息工程学院于9月12日分专业召开新生教育大会,各系系室主任、优秀教师、全体新生出席。活动即涵盖了思想引领、专业概况与培养体系解读、学业规划指导、日常管理规范和建议等内容,还加入了专业教师和优秀师兄师姐的经验分享,通过多模块、全维度的指导,为新生搭建从“适应”到“成长”的桥梁。
会场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生教育暨师生见面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副系主任危疆树副教授主持,专业全体178名新生、教师代表以及优秀本科生参会。
活动围绕“专业特色、老师介绍、培养方案、学习建议、特色工作室”5个方面为同学们作了细致的介绍,着重强调了同学们大学期间要学会 “主动”,保持 “好奇” 与 “勇气”。他阐述了计算机科学的核心领域与广阔前景,强调要理论与实践并重,提出“科学研究+专业竞赛”的双轮驱动模式,通过深度参与科研项目与专业竞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危疆树老师鼓励学生们认识到大学是探索自我、追逐梦想的舞台,不要害怕尝试新事物,也不要因为暂时的失败而退缩。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挑战都是一次突破。同时要转变转变学习途径,鼓励利用互联网资源、参加线上课程,实现课内外知识的无缝衔接与拓展。
会上,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分享了教学与科研方面的经历,优秀学生代表分享了保研、考研和求职的亲身经验,为新同学们在学习和职业规划上提供了实际参考。

会场2 “物联网工程”新生专业教育
物联网工程系专业教育由系主任王曼韬副教授主持,专业全体156名新生、教师代表以及优秀本科生参会。
活动的主题是“明晰专业定位,筑牢认知根基”。会议伊始,系主任王曼韬老师首先向新生介绍了出席本次班会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师团队。之后聚焦“专业认知”主题,从基础概念辨析入手,帮助新生理清工科与理科的核心差异——“理科侧重理论研究与规律探索,而工科更注重实践应用与技术落地”,让新生对自身专业所属的工科范畴有了清晰认知。随后,王老师详细解读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定位,强调其作为交叉学科的独特优势,以“连接万物、数据驱动”为核心,聚焦感知层与网络层两大关键领域,帮助新生建立起对专业的宏观认知框架。
“强调学习方法,明确能力目标”。在学习重要性环节,王曼韬老师结合物联网行业发展趋势,鼓励新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掘个人兴趣点,将兴趣与专业学习深度结合,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王老师着重强调“系统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引导新生学会梳理知识体系,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避免碎片化学习。针对专业学习的核心能力需求,王曼韬老师特别指出,数学是培养逻辑思维、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基础,英语则是获取国际前沿技术资料、拓展学术视野的重要工具。
“分享实用建议,助力实践成长”。根据物联网工程“软硬件结合”的专业特点,王曼韬老师在学习方法指导环节,为新生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建议。他建议新生从基础硬件入手,通过单片机、开发板等入门级设备开展实践操作,在动手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同时鼓励新生尝试“模仿创新”——先学习成熟产品的设计思路,再结合自身思考加入创新点,逐步培养自主研发能力。王老师反复强调,物联网行业高度重视实践能力,新生要主动抓住各类实践机会,无论是课程实验、学科竞赛还是科研项目,都要积极参与,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此外,还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主动关注行业动态,及时补充新知识,适应技术快速迭代的行业需求。
为让新生获得更直观的学习参考,会议特别邀请了优秀学长分享经验。学长结合自身学习经历,从课程学习技巧、实践项目参与、职业规划准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享,并与新生展开积极互动,耐心解答新生关于学习方法、专业发展、大学生活等方面的疑问,现场掌声不断,氛围轻松融洽。

会场3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新生专业教育
数据科学系专业教育由系主任周蓓副教授主持,周老师以“初识专业”、“学习建议”和“教师寄语”三大板块为主线,全面而生动地拉开了本专业新生大学阶段的序幕。
周蓓老师以“人工智能+”国家战略为背景,系统阐释了数据科学作为多学科交叉领域的核心价值,梳理了从基础课程到实践教学的培养体系,并通过对大数据技术四个发展阶段的追溯,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知识观。她特别强调了学风建设与规范管理的重要性,为同学们树立了严谨治学的第一印象。
在“学习建议”环节,潘绯老师以优秀学长的成长路径为例,提出“四年分阶段聚焦”的务实建议:从大一规划与基础、大二实践与创新,到大三深化与冲刺、大四飞跃与未来,鼓励大家立大志、明大德、持续积累、勇于担当。
随后开展的“教师寄语”环节,数据科学系的老师们依次上台,和同学们分享个人简历、负责的课程及研究方向,并给同学们提出了嘱托。副院长段旭良强调要在“做中学、学中创”。大学是同学们自立自律、主动成长的关键阶段,希望大家健康生活,乐享学习,在工程实践与创新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吴敬花老师嘱咐同学们在大学里要勇敢尝试、不怕失败,“让每一个梦想都成为现实”。郭艳老师鼓励同学们要保持快乐心态、扬帆起航,在数据的世界中发现价值,成就自我。胡兵老师用自己丰富的实践经历分享,激励同学们勇于探索技术改变生活和工作的方法,“动以修身,思以悟道”——既要动手实践,也要勤于思考。李晓凡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建议同学们要尽早规划未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自强不息。尽管穆炯院长和李志勇老师因参会未能到场,仍通过PPT送来远方叮嘱,温暖而真挚。
会议最后,周蓓老师在总结中表示,全系教师愿成为学生学业与人生的引路人,并引用“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寄语新生乘风破浪、不负韶华。整场教育会内容充实、互动热烈,不仅增强了新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也为他们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指明了方向。

此次学院三个专业的新生教育活动内容详实、重点突出,有效解答了新生关于学业、生活、发展的疑惑。2025级新生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大会为起点,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明确学习方向,在信息工程学院提供的广阔平台上积极探索、逐梦前行。未来,学院也将持续关注新生成长,为其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新生成长为厚基础、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